個稅抵扣
掙錢不易,能省則省。每年一到這個時候大家打招呼都改成了“你退了多少錢?”“你補繳了多少錢?”“我啥都沒干,為啥讓我補稅呢?”很多人都已經完成了個稅申報,也有人不知道如何操作,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。
從2019年起個人所得稅不僅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,提高了起征點,還建立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。什么是綜合稅制呢?就是把個人的綜合所得進行了全年合并,再按年度計算稅費。如果之前預繳高于年度匯算,就會產生退稅,反之,就要補稅。
按照新修訂的個稅法,計算個稅應納稅所得額,在5000元基本減除費用扣除和“三險一金”等專項扣除外,還可以享受子女教育、繼續教育、大病醫療、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,以及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。
所以,應納稅所得額=月度收入-5000元(起征點)-專項扣除(三險一金等)-專項附加扣除-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。你可以看看自己都有哪些可以符合條件扣除的。
或多或少會給大家減輕一些負擔,很多人都有房貸和房租支出,我們重點說說跟房地產相關的房貸利息和房租,標準名稱是“住房貸款利息”與“住房租金”。
對于房貸,要知道必須是首套房才可以申請,房貸利息支出扣除標準為每月定額1000元,每年最多可扣除12000元??鄢谙拮铋L為240個月,也就是20年。不管你在婚前買房還是婚后共同買房,只要是享受到首套房貸利率,就可以申報。如果是一方申報,100%扣除;雙方都申報,即每方扣除50%。
當然在申報之前,很多材料和證明是要準備好的。
再看租金,不同城市不一樣的標準,跟城市規模有關,扣除標準最高為每月1500元,沒有扣除時間限制,一直租房一直扣。直轄市、省會(首府)城市、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,扣除標準為每月1500元;除第一項所列城市以外,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,扣除標準為每月1100元;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,扣除標準為每月800元。
買房那么難,月供那么高,為什么“住房租金”扣除標準比“住房貸款利息”還高呢?到底選哪個更劃算呢?
因為兩者只能選其一,所以得衡量哪個更劃算了。在一線或新一線及大多數省會城市,選擇房租扣除更加劃算,因為這些城市租金扣除標準是高于房貸的,而貸款標準都一樣。至于怎么選,具體還要看自己的實際情況。
對于“住房租金”扣除標準比“住房貸款利息”還高,有專家解釋說,是國家在大力發展住房租賃事業時,為了引導大家選擇租房住而給出的一種政策傾斜。小編并不太認同,雖然有導向性,但更要結合實際情況,畢竟買房的壓力更大。其實選哪個對大多數人來說差別不太大。